典型文献
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中的保护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中的保护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5例。A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52~74(62.78±4.77)岁;B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51~73(61.48±4.59)岁。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梗死灶体积、血清S100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新喋呤(Npt)、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
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B组的81.82%(4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74,
P=0.039);治疗3个月后,A组NIHSS评分为(9.74±1.83)分,低于B组的(12.25±2.82)分,BI评分为(75.26±5.38)分,高于B组的(62.47±6.0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496、11.748,均
P<0.001);治疗3个月后,A组梗死灶体积为(3.35±1.02)cm
3,缩小幅度优于B组[(3.79±1.11)cm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个月后,A组全血低切黏度为(5.08±0.79)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22±0.51)mPa·s、血浆黏度为(1.17±0.34)mPa·s、纤维蛋白原为(2.86±0.34)g/L,均低于B组的(6.63±1.02)mPa·s、(4.85±0.62)mPa·s、(1.36±0.40)mPa·s、(3.53±0.42)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3个月后,A组血清S100β为(1.37±0.38)μg/L、NSE为(15.28±3.37)μg/L、Npt为(6.95±1.78)nmol/L、GAL3为(9.68±2.27)g/L,均低于B组的(1.74±0.46)μg/L、(19.72±4.73)μg/L、(9.07±2.24)nmol/L、(11.94±3.04)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缺血预适应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进一步提升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缩小梗死灶体积,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病情恢复。
文献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Npt;GAL3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博;娄博;李雪;左秀婷;尹悦
作者机构: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聊城 252000;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聊城 252000;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科教科,聊城 25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博;娄博;李雪;左秀婷;尹悦-.缺血预适应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中的保护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1):2964-2969
A类:
GAL3
B类:
缺血预适应,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聊城市,第三人,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常规药物,远隔缺血后适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BI,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新喋呤,Npt,半乳糖凝集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临床总有效率,cm
,小幅度,mPa,原为,nmol,辅助治疗,血液流变学状态,病情恢复
AB值:
0.189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