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司法解释路径下窝藏、包庇罪的实践立场建构
文献摘要:
窝藏、包庇罪是独立的犯罪,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共犯限制从属性的形式特征,应以被窝藏、包庇的人实施了不法行为为成立之前提.窝藏、包庇罪侵害的法益为司法机关对犯罪作出否定评价的权力,否定评价的核心在于不法与责任,因而本罪在法定刑设置上以不法与责任为要点构建了区分处罚层次,原则上只有被窝藏、包庇的人具有责任时,行为人才能成立窝藏、包庇罪的情节加重犯,否则只构成基本犯.窝藏、包庇罪属于故意犯罪,明知的成立需要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被窝藏、包庇的人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对窝藏目的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到中立行为的存在,只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单独加以考察.
文献关键词:
窝藏、包庇罪;司法解释;从属性;认识错误;目的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付琛杰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付琛杰-.司法解释路径下窝藏、包庇罪的实践立场建构)[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22(03):35-43
A类:
B类:
司法解释,解释路径,窝藏,包庇罪,实践立场,立场建构,共犯,从属性,形式特征,被窝,不法行为,侵害,法益,司法机关,定评,法定刑设置,任为,分处,处罚,原则上,有责,行为人,情节加重犯,否则,基本犯,故意犯罪,明知,人行为,刑事违法性,中立,立行,定情,认识错误,目的犯
AB值:
0.3405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