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袭警罪司法适用问题研究——基于578份刑事裁判文书的展开
文献摘要:
作为《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新增罪名,袭警罪在行为对象、行为手段、量刑情节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宜明确袭警罪行为对象包含辅警,行为手段是具主动攻击性、人身伤害性、临时突发性、即刻实现性的强制有形力,基本类型是抽象危险犯,而加重类型是具体危险犯.警察履职完结情况,需视工作整体是否形成闭环而定,排除内部事务性工作.袭警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存在竞合时,根据竞合内容是袭警罪基本类型或加重类型,采用补充关系或特别关系原则处理.行为人实施暴力袭警行为时的醉酒状态,以及警察执行职务的瑕疵行为,可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察.溯及力问题应立足于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旧法中法定刑较轻的妨害公务罪予以处罚.
文献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袭警罪;暴力袭击;司法适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滨蔓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北京 1024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滨蔓-.袭警罪司法适用问题研究——基于578份刑事裁判文书的展开)[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2(04):23-34
A类:
B类:
袭警罪,司法适用,适用问题,刑事裁判文书,刑法修正案,罪名,行为对象,罪行,辅警,主动攻击,攻击性,人身伤害,伤害性,突发性,即刻,基本类型,抽象危险犯,具体危险犯,警察,履职,完结,内部事务,事务性工作,破坏监管秩序罪,竞合,别关,关系原则,行为人,施暴,暴力袭警,醉酒,职务,瑕疵,酌定量刑情节,溯及力,从旧兼从轻原则,旧法,中法,法定刑,较轻,妨害公务罪,处罚,暴力袭击
AB值:
0.4173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