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与极早产儿病死率相关的围生期危险因素:一项基于国家人群的判别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评估不同围产期危险因素与极早产儿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11年至2019年间瑞典出生胎龄为22~31周的所有活产儿,不包括严重畸形儿和因预后不佳未进行复苏的婴儿。分析27项围产期危险因素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来评估单个危险因素与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其判别效能。结果:8 296例婴儿中共638例(7.6%)死亡。分析表明13个危险因素与病死率相关,其中5分钟和10分钟Apgar评分、胎龄和出生体重最为重要。在胎龄小于28周早产儿( n=2 939,病死率:16.9%)中,产前激素治疗与病死率较低显著相关。纳入所有危险因素、采用内部和外部两种验证方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6。 结论:与其他围产期因素相比,Apgar评分、胎龄和出生体重与极早产儿病死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永言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永言-.与极早产儿病死率相关的围生期危险因素:一项基于国家人群的判别分析)[J].国际儿科学杂志,2022(08):561
A类:
B类:
极早产儿,病死率,率相关,围生期,瑞典,出生胎龄,活产儿,严重畸形,畸形儿,婴儿,住院期间,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估单,Apgar,出生体重,周早产儿,产前激素,激素治疗,验证方法,围产期因素
AB值:
0.232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