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网路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Uniprot数据库检索葛根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OMIM、DisGeNET、DrugBank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溃疡性结肠炎的靶点.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并将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富集分析,得到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作用通路,再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 从葛根中筛选出5个潜在的活性成分,共有60个靶点作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葛根成分靶点中拓扑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葛根可通过炎症相关靶点及作用通路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葛根素和刺芒柄花素与关键靶点蛋白(PTGS2、JUN、TNF、STAT3、PTGS2、JUN)的结合能力较强.结论 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可行性,可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文献关键词:
葛根;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葛根素;刺芒柄花素
作者姓名:
尹令迪;郑雪洁;宋丹丹;姜明月;郝豪奇;王永刚
作者机构: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 临沂 276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尹令迪;郑雪洁;宋丹丹;姜明月;郝豪奇;王永刚-.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葛根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03):474-482
A类:
网路药理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溃疡性结肠炎,TCMSP,Uniprot,数据库检索,有效成分,OMIM,DisGeNET,DrugBank,GeneCards,Cytoscape,软件构建,关系网络,靶点基因,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Metascape,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基因富集分析,潜在作用,作用通路,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结合能,点中,拓扑分析,通路富集分析,葛根素,刺芒柄花素,关键靶点,靶点蛋白,PTGS2,JUN,STAT3,药物配伍
AB值:
0.2440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