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凝胶治疗大鼠牙周炎过程中白介素-1β的变化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大鼠牙周炎模型来考察比较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凝胶(M/CMCS)等试药对牙周组织和全血白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牙龈缘细丝结扎并接种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法造模.72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大组,每组18只.MODEL组(不涂布任何药物),M/CMCS组(涂布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凝胶),PERIO组(涂布盐酸米诺环素软膏),MNZ组(涂布甲硝唑凝胶).造模成功后每天在结扎牙龈缘处涂药治疗2次.在药物治疗开始后满1周,满3周和满5周的3个不同时间点,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采集试验样本.大鼠腹腔麻醉后采集龈沟液和全血样本,然后分离截取上颌骨及牙周组织块,一侧组织块分离牙周软组织和牙槽骨,供ELISA实验测定IL-1β浓度,对侧组织块用于IL-1β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 龈沟液和牙周软组织的IL-1β浓度结果表现相似,与MODEL组比较,M/CMCS组、PERIO组和MNZ组在第1周、第3周和第5周各相同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M/CMCS组和PERIO组在3个相同时间点较MNZ组低(P<0.05);而M/CMCS组在第5周时比PERIO组又进一步降低(P<0.05).而牙槽骨的IL-1β浓度,在第5周时,M/CMCS组与PERIO组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IL-1β浓度值,与MODEL组比较,3个药物治疗组在第1,3,5周均明显下降(P<0.05).IL-1β免疫组化的平均光密度(MOD)值,3个药物治疗组比MODEL组在3个不同时间点均降低(P<0.05);M/CMCS组和PERIO组在第1,3,5周相同时间点均明显低于MNZ组(P<0.05),在第5周时间点,M/CMCS组低于PERIO组(P<0.05).形态学观察,3个药物治疗组牙周状况较MODEL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M/CMCS组的牙周形态较完整,牙槽骨吸收程度最轻,明显优于PERIO组和MNZ组.结论 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凝胶对大鼠牙周炎有抗炎和抗牙槽骨吸收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其能够降低大鼠牙周炎龈沟液、牙周组织和全血中IL-1β的表达.
文献关键词:
牙周炎;白介素1β;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凝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东;周焱祎
作者机构: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口腔医学科;唐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东;周焱祎-.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凝胶治疗大鼠牙周炎过程中白介素-1β的变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05):453-461
A类:
甲硝唑羧甲基壳聚糖凝胶,PERIO
B类:
白介素,大鼠牙周炎模型,CMCS,试药,药对,牙周组织,上颌第一磨牙,牙牙,细丝,丝结,结扎,牙龈卟啉单胞菌,gingivalis,模型大鼠,MODEL,不涂,涂布,盐酸米诺环素软膏,MNZ,甲硝唑凝胶,涂药,不同时间点,试验样本,龈沟液,全血样本,截取,上颌骨,一侧,软组织,实验测定,对侧,免疫组化,化实验,平均光密度,形态学观察,牙周状况,较完整,牙槽骨吸收程度,最轻
AB值:
0.1876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