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效果的影响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因慢性牙周炎或根尖周炎进行拔牙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对照组拔牙后以刮匙清除炎性肉芽组织.使用锥形束CT(CBCT)测量术后即刻和术后3个月拔牙窝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统计拔牙窝早期创口愈合指数(EHI)分级、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PD)、血清前列素E2(PGE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碱性磷酸酶(ALP)、p-21激活激酶5(PAK5)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拔牙窝牙槽骨高度及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牙窝愈合时间为(6.06±1.11)d,显著少于对照组[(7.14±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创口愈合指数(EHI)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比例分别为25.00%、38.33%、30.00%、5.00%和1.67%,对照组EHI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比例为20.00%、33.33%、35.00%、8.33%和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I、SBI、PLI、PPD、PGE2、sICAM-1、ALP、PAK5为(0.31±0.03)分、(1.35±0.24)分、(0.69±0.03)%、(2.54±0.22)mm、(360.65±42.34)ng/L、(171.62±17.48)ng/L、(421.45±46.73)U/L、(28.45±6.74)μg/L,均低于对照组[(0.67±0.06)分、(2.53±0.35)分、(1.53±0.08)%、(3.75±0.36)mm、(452.62±57.57)ng/L、(201.48±26.65)ng/L、(473.56±42.66)U/L、(33.63±5.4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61.67%vs.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可明显缩短拔牙窝愈合时间,并没有明显增加牙槽骨吸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拔牙窝愈合有利,可兹临床参考.
文献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炎性肉芽组织;拔牙窝;愈合效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冬冬;付欣;魏娜;王亚红;郑再欣
作者机构:
邯郸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河北 邯郸 056002;邯郸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 河北 邯郸 056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冬冬;付欣;魏娜;王亚红;郑再欣-.拔牙后保留炎性肉芽组织对拔牙窝愈合效果的影响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14):1562-1566
A类:
EHI
B类:
炎性肉芽组织,拔牙窝,愈合效果,邯郸市,慢性牙周炎,刮匙,锥形束,CBCT,测量术,即刻,牙槽骨高度,创口愈合,愈合指数,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PD,PGE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碱性磷酸酶,ALP,PAK5,并发症发生情况,愈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牙槽骨吸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慢性根尖周炎
AB值:
0.19803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