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微流控器官芯片与类器官在眼科的应用
文献摘要:
眼睛由屈光系统和视觉神经系统两大部分构成,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眼部各组织的发育或功能异常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目前主要通过动物实验或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探究眼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手段,但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体外细胞培养不能完全反映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特征,而动物模型的物种和遗传背景具有异质性.近年来,随着原代组织、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体外三维结构类器官和器官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出了与在体器官的结构、功能更为相似的器官克隆模型,能够提供更敏感、定量、规模化的表型分析,更好地应用于眼的发育、生理结构、疾病机制、个性化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目前,眼科的微流控器官芯片与类器官技术在角膜、晶状体、泪腺、视网膜结构发育和疾病模型均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文献关键词:
类器官;微流控器官芯片;疾病模型;药物研究;角膜;视网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涛;马淑娴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南昌 3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涛;马淑娴-.微流控器官芯片与类器官在眼科的应用)[J].眼科学报,2022(05):435-442
A类:
微流控器官芯片,眼的发育
B类:
类器官,眼科,眼睛,屈光,光系统,视觉神经,两大部,感觉器官,眼部,视力损害,动物实验,体外细胞,细胞培养,方法探究,眼病,病理生理机制,治疗手段,生化特征,动物模型,遗传背景,原代,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三维结构,官微,微流控芯片技术,表型分析,生理结构,医学诊断,诊断和治疗,角膜,晶状体,泪腺,视网膜结构,疾病模型,药物研究
AB值:
0.3388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