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旋毛虫重组抗原P53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旋毛虫重组抗原P53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2.4)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炎性因子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 设立实验组(旋毛虫重组抗原P53,终浓度为20μg/mL)、阳性对照组(IFN-γ,来源于提高树突状细胞IDO表达的小鼠,浓度为1000U/mL)和阴性对照组(PBS),分别刺激细胞0、3、6、12、24h后收集样品,利用qPCR技术对细胞内IDO、IL-10、IL-6、TNF-α的mRNA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IDO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细胞内的IDO进行检测.结果 qPCR结果表明,旋毛虫P53蛋白能引起胞内IDO、IL-10、IL-6及TNF-α的mRNA的转录水平增加,且呈现出时间依赖性.在24 h时,相比于阴性对照组,P53蛋白刺激组IDO及IL-6转录水平上调了 5倍左右,抑炎因子IL-10 mRNA转录水平更是上调了 9倍左右,TNF-α mRNA转录水平上调了 7倍左右;Western-blot结果显示,旋毛虫P53蛋白刺激组和IFN-γ阳性对照组的细胞内IDO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在刺激时间为24 h时相比于空白对照组上调了 4倍;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旋毛虫P53蛋白刺激组相比于阴性对照组出现了明显的荧光.结论 旋毛虫重组抗原P53能够诱导树突状细胞IDO表达水平的上调,且呈现时间依赖性,可能与旋毛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有一定关系.
文献关键词:
旋毛虫;重组抗原P53;树突状细胞;吲哚胺2;3-双加氧酶
作者姓名:
杨雪娇;马晓;刘东明;李晓云;宋铭忻;韩彩霞
作者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雪娇;马晓;刘东明;李晓云;宋铭忻;韩彩霞-.旋毛虫重组抗原P53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22(05):406-411
A类:
B类:
旋毛虫,重组抗原,P53,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吲哚,加氧酶,DC2,IDO,炎性因子,阳性对照,IFN,高树,1000U,PBS,24h,qPCR,转录水平,blot,蛋白表达水平,间接免疫荧光,免疫荧光技术,时间依赖性,白刺,抑炎因子,空白对照,逃避,宿主
AB值:
0.1636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