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症状性非急性期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症状性非急性期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术前评估、手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6例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评估其临床症状、脑灌注、闭塞部位、闭塞长度、侧支循环、远端毛细血管床等,17例符合血管内再通治疗。采用配对 t检验对17例患者血管内再通手术前后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及各项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17例给予血管内再通治疗,9例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17例患者中,对侧肢体偏瘫7例,反复脑梗死6例,发作性对侧肢体麻木或无力4例,认知功能障碍3例,头痛3例。17例大脑中动脉闭塞侧脑灌注和健侧相比均明显降低。17例中1例微量导丝不能闭塞处,反复尝试后放弃手术;16例闭塞血管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2b-3),其中单纯球囊扩张9例,支架置入7例。17例患者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由术前的(9.57±2.32)分降至(3.75±1.42)分,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也较术前均明显改善( t值分别为9.08、5.54、4.26、8.56、6.00,均 P<0.001),认知功能蒙特利尔国际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G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术前(22.70±1.70)分,术后3个月(26.30±2.30)分有统计学意义( t=6.66, P<0.001)。术后CT脑血管动脉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16例再通患者1例闭塞,15例血管再通良好,围手术期没有颅内出血事件,6个月随访期内没有新发卒中事件。 结论:对于症状性非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多维评估后选择可能获益的患者进行血管内再通治疗,并发症少,再通率高,近期随访临床效果较好,但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文献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非急性期;血管内介入;并发症;评估;临床效果
作者姓名:
郝政衡;王凤伟;曾海;朱青峰
作者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太原 03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郝政衡;王凤伟;曾海;朱青峰-.症状性非急性期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22(04):331-337
A类:
Gognitive
B类:
症状性,非急性期,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治疗效果分析,术前评估,手术安全性,脑灌注,侧支循环,远端,毛细血管,手术前后,后脑,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颅内外动脉,搭桥,对侧,侧肢,肢体偏瘫,发作性,肢体麻木,无力,认知功能障碍,头痛,健侧,导丝,后放,脑梗死溶栓,2b,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Health,stroke,scale,NIHSS,分由,蒙特利尔,国际认知,认知评估,评估量表,Montreal,Assessment,MoCA,动脉造影,全脑血管造影,血管再通,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出血事件,多维评估,后选择,行血,再通率,长期疗效,有待于,血管内介入
AB值:
0.2714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