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腹腔镜手术治疗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临床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例脾脏SAN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预后进行分析与总结.5例患者中男1例,女4例,中位年龄31岁.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无法确诊,4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量20~160 mL.病变位于脾脏上极2例、中段2例、下极1例,均为单发肿物,最长径5.5~15.0 cm.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血管瘤样结节内,分化程度较好的网架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免疫表型呈CD31+、CD34+、CD8-,窦性腔隙内皮细胞免疫表型呈CD31+、CD34-、CD8+,而小静脉型血管内皮细胞免疫表型呈CD31+、CD34-、CD8-.5例患者随访16~67个月,均无复发.结论:SANT是罕见的脾脏良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典型,确诊主要依靠手术及病理学检查,通过腹腔镜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可治愈.
文献关键词:
脾脏肿瘤;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腹腔镜检查;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桂杰;薄晓辉;叶静;雷晓锋;侯旭;高超
作者机构: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医院肝胆外科,山东 聊城,252004;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医院病理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桂杰;薄晓辉;叶静;雷晓锋;侯旭;高超-.腹腔镜手术治疗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临床价值)[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2(03):189-193
A类:
B类:
腹腔镜手术治疗,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临床价值,SANT,临床病理特征,回顾分析,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中男,影像学检查,腹腔镜脾切除术,脾部分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变位,中段,单发,发肿,肿物,长径,免疫组化,分化程度,网架,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免疫,免疫表型,CD31+,CD34+,腔隙,CD8+,小静脉,患者随访,不典型,靠手,病理学检查,脾脏肿瘤,腹腔镜检查
AB值:
0.2228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