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卒中机械取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卒中患者行机械取栓治疗中颅外颈动脉病变的治疗方案,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例行血管内治疗的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颅内动脉急性串联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为60~70岁.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8例患者分为急诊支架组(11例)和急诊非支架组(7例).术中即刻血管再通情况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判断,将卒中发生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定义为临床预后良好.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病因分型、治疗方式、病变类型、血管闭塞部位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支架组和急诊非支架组的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TICI分级为2b~3级)分别为72.7%和7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分别为9.1%和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90 d改良mRS评分及9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残余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的血管内治疗中,急诊颈动脉颅外段支架置入术可能是有效和安全的.
文献关键词:
急诊颈动脉支架;串联闭塞;机械取栓;预后
作者姓名:
张东焕;刘义锋;康梅娟;汪宁;孙军;温昌明
作者机构: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南阳47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东焕;刘义锋;康梅娟;汪宁;孙军;温昌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急性前循环串联闭塞卒中机械取栓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2(07):1143-1146
A类:
术后残余狭窄
B类: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循环串联闭塞,机械取栓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安全性分析,卒中患者,颅外颈动脉,颈动脉病变,南阳市,中心医院,行血,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外段,伴同,同侧,颅内动脉,中男,即刻,血管再通,通情,脑梗死溶栓,TICI,90d,Rankin,mRS,临床预后,患者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Alberta,中项,ASPECT,病因分型,血管闭塞,再通率,2b,症状性颅内出血,出血率,病死率,狭窄率,急诊颈动脉支架
AB值:
0.2766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