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初始治疗与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布洛芬或扑热息痛初始治疗和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早产儿血流动力显著异常动脉导管未闭(hsP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 32周hsPDA早产儿。初始治疗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口服布洛芬10 mg/kg,24 h及48 h后5 mg/kg)、扑热息痛组(口服扑热息痛15 mg/kg,每8小时1次,共3d)和保守管理组(口服注射用水1 ml/kg,24 h及48 h后0.5 ml/kg)。治疗失败者给予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口服布洛芬20 mg/kg,24 h及48 h后10 mg/kg)。治疗前后均查超声心动图、血肌酐、胱抑素C、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大便潜血、头颅彩超、留取尿液2 ml备查前列腺素E 2,记录尿量及并发症等。 结果:共计纳入110例患儿,其中布洛芬组38例、扑热息痛组37例、保守管理组35例。布洛芬组[71.1%(27/38)]和扑热息痛组[70.3%(26/37)]初始治疗成功率均高于保守管理组[40.0%(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8、0.010)。给予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31例,成功率58.1%(18/31)。初始治疗期间3组患儿少尿、上消化道出血、大便隐血阳性、Ⅲ~Ⅳ级脑室内出血和≥Ⅱ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发生率相似(均 P>0.05);营救治疗期间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与初始治疗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2/31)比6.4%(7/110)、3.2%(1/31)比4.5%(5/110)、12.9%(4/31)比6.4%(7/110)、0比4.5%(5/110)、3.2%(1/31)比1.8%(2/110),均 P>0.05]。各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和谷丙转氨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胱抑素C在布洛芬组[(0.44±0.17)μmol/L]和扑热息痛组[(0.18±0.09)μmol/L]治疗后均升高( t=-15.70、-14.64;均 P<0.001),且布洛芬组升高幅度更大( P<0.001)。尿前列腺素E 2在布洛芬组[(-11.63±3.70)ng/L]和扑热息痛组[(-4.89±1.91)ng/L]治疗后均下降( t=15.57、7.03;均 P<0.001),且布洛芬组下降幅度更大( P<0.001)。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后,血清胱抑素C略升高,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0.17)mg/L比(1.71±0.21)mg/L; t=-1.12, P=0.273]。 结论:布洛芬或扑热息痛初始治疗、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均能有效地促进早产儿hsPDA关闭,治疗成功率相似,均高于保守管理,均未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但应注意监测尿量和血清胱抑素C等肾功能指标。高剂量布洛芬相对安全,可作为营救治疗措施之一。
文献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婴儿,早产;布洛芬;醋氨酚
作者姓名:
李敏;王乐瑶;赵丹丹;杨波;雷红林;任漪;黄迪;高翔羽
作者机构:
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医科大学徐州临床学院)新生儿科,徐州 221009
引用格式:
[1]李敏;王乐瑶;赵丹丹;杨波;雷红林;任漪;黄迪;高翔羽-.初始治疗与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2(03):250-257
A类:
醋氨酚
B类:
初始治疗,高剂量,布洛芬,营救,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疗效及安全性,安全性观察,扑热息痛,血流动力,hsPDA,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d,注射用水,ml,治疗失败,失败者,超声心动图,血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大便,潜血,头颅,彩超,留取,尿液,备查,前列腺素,E ,尿量,治疗成功率,治疗期间,儿少,上消化道出血,便隐血,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胱抑素,肾功能指标,治疗措施,婴儿
AB值:
0.1982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