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直接前入路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步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直接前入路和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步态情况.方法 纳入自2019-10-2021-01完成的86例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44例采用直接前入路(直接前入路组),42例采用外侧入路(外侧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步长、步速、步频、患肢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单肢支撑对称指数.结果 86例均配合完成至少6个月随访.直接前入路组术后1个月的步态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持续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步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入路组术后1个月的步态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6个月持续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前入路组术后1、3个月步长、步速、步频、患肢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单肢支撑对称指数优于外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术后6个月步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步态恢复程度优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步态指标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术后3个月内.
文献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直接前入路;外侧入路;步态分析
作者姓名:
王元;李勤;崔尼尼;张其亮
作者机构:
青岛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区骨科,山东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山东266071
引用格式:
[1]王元;李勤;崔尼尼;张其亮-.直接前入路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步态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06):566-570
A类:
B类:
直接前入路,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术后早期,步态分析,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手术前后,后步,步长,步速,步频,支撑相,步态周期,持续改善,恢复程度
AB值:
0.103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