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化技术在提高颅颌面畸形整复手术精度中的效果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外科辅助颅颌面畸形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并评价其远期效果.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因肿瘤、感染、先天发育等原因需要进行颅颌面畸形整复的患者,进行数字化辅助手术或传统经验性手术.纳入研究后按计划随访,收集基线期、治疗期及术后随访期的手术相关资料、CT数据,使用Mimics软件色谱误差分析分别计算2组患者术后实际下颌骨与理想下颌骨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72例颅颌面畸形队列,数字化外科组和对照组各36例.色谱误差分析显示,数字化组手术前、后偏差为(1.06±0.06)mm,对照组为(1.23±0.06)mm;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数字化外科与较好的下颌骨修复精度显著相关(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同,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颅颌面畸形整复手术较传统经验性手术精度显著提高,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安全、可靠,远期效果稳定.
文献关键词:
数字化手术;颅颌面畸形;队列研究
作者姓名:
林博;杨宏宇;杨辉俊;周陶;王峰;张添文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口腔颌面外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东 深圳 518036;广东省口腔疾病诊疗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36
引用格式:
[1]林博;杨宏宇;杨辉俊;周陶;王峰;张添文-.数字化技术在提高颅颌面畸形整复手术精度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2(02):158-163
A类:
B类:
数字化技术,颅颌面畸形,整复,传统手术,远期效果,前瞻性队列研究,辅助手术,传统经验,经验性,按计划,治疗期,术后随访,Mimics,误差分析,下颌骨,软件包,统计学分析,科组,组手,手术前,骨修复,并发症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数字化外科技术,技术辅助,手术并发症,数字化手术
AB值:
0.222408
相似文献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并发症防治的专家共识
祝颂松;王旭东;杨学文;王晓霞;田磊;刘曙光;郑广森;唐正龙;吴国民;李志勇;白晓峰;黄旋平;黄立;习伟宏;朱耀旻-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都61004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11;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武汉430079;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北京100081;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西安710032;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广州510280;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广州510055;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贵阳550004;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长春13002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63;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辽宁省口腔疾病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02;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广西口腔颌面修复与重建研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颅颌面畸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颌面外科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2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福建医科大学面部整复与重建研究室,福州350005;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江西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06;深圳大学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深圳518000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