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双颌手术对上气道三维变化影响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螺旋CT研究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双颌手术前后上气道的三维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双颌手术的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资料。手术方式为LeFort 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以下齿槽座点矢状向后退距离为依据,分为A组(>5 mm)和B组(≤5 mm)。收集2组患者术前1周、术后1个月、术后6~12个月的螺旋CT数据并进行三维模型重建,分别测量各时期上气道各平面的截面积、矢状径及各段容积等指标,定量评价双颌手术对2组患者上气道的影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同组患者各时间点上气道测量指标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标准α矫正为0.017);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A、B组间上气道变化趋势的差异。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A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21.2 ± 2.3)岁;B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23.6±2.4)岁。(1)舌咽上界平面的截面积及矢状径、舌咽容积和上气道总容积:A组在术后1个月显著减小,术后6~12个月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均 P<0.017); B组在术后1个月显著减小(均 P<0.017),术后6~12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均 P>0.017);2组间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舌咽长度及上气道总长度:与术前相比,A组在术后1个月、6~12个月均显著增大(均 P<0.017);B组在术后1个月、6~12个月均无显著改变(均 P>0.017);2组间这2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双颌手术后会造成舌咽容积及上气道总容积减小,下颌骨后退≤5 mm者术后6~12个月有较大可能恢复至术前水平,下颌骨后退>5 mm者术后6~12个月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
文献关键词:
颌面畸形;正颌外科学;下颌前突;上颌后缩;上气道;螺旋CT
作者姓名:
胡小蓓;邹维娜;蒲玉梅;张昆;王育新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南京 210008
引用格式:
[1]胡小蓓;邹维娜;蒲玉梅;张昆;王育新-.下颌前突合并上颌后缩患者双颌手术对上气道三维变化影响的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09):1005-1012
A类:
LeFort,正颌外科学
B类:
下颌前突,上颌后缩,变化影响,手术前后,南京大学,学医,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方式,截骨术,劈开,后退,齿槽,矢状向,三维模型重建,截面积,各段,定量评价,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测量指标,Bonferroni,多重比较,检验标准,上界,上气道总容积,总长度,月均,手术后,后会,下颌骨,颌面畸形
AB值:
0.201983
相似文献
98例原发性颌骨内鳞状细胞癌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杨金刚;夏荣辉;朱云;吴思成;董亚兵;杨功鑫;史俊隆;崔迎慧;朱凌;周晌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口腔科,上海 20033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病理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 生物统计研究室,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医务一处,上海 20001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