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童急性肝衰竭生物学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儿童急性肝衰竭(PAL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罕见、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凶险,进展迅猛,病死率高。如何早期识别肝衰竭及准确评估肝移植介入时机,是降低肝衰竭病死率的关键。传统的血液生物学标志物可用于PALF的诊断、病情评估以及辅助制定治疗策略,近年来新型的生物学标志物在PAL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开拓了新思路。本文根据肝脏生物学功能,梳理传统生物学标志物及新型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以期提高对PALF的诊治能力。
文献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生物学标志物;诊断;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圳;张晓燕;李玉梅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长春 13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圳;张晓燕;李玉梅-.儿童急性肝衰竭生物学标志物及临床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2(12):946-950
A类:
B类:
儿童急性肝衰竭,PALF,凶险,病死率,早期识别,肝移植,植介入,介入时机,病情评估,治疗策略,生物学功能,新型生物学标志物,诊治能力
AB值:
0.2405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