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皮穿刺胫后静脉入路治疗急性混合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在全程透视下经皮穿刺患侧小腿段胫后静脉,并经此入路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混合型单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透视下经皮穿刺患侧小腿段胫后静脉入路留置导管溶栓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健、侧大腿的周径差以及小腿的周径差、肢体消肿率、静脉通畅评分、置管消耗时间、并发症及血栓后综合症(PTS)的发生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健、患侧大腿的周径差为(0.98±0.86)cm、小腿的周径差为(0.85±0.57)cm,优于治疗前的(4.56±1.37)cm、(3.51±0.98)cm(均P<0.01).大腿消肿率为(78.53±17.72)%、小腿消肿率为(75.79±17.08)%.溶栓后静脉通畅评分[1.0(0.0,2.0)分]优于溶栓前[5.0(5.0,6.0)分,P<0.01].置管消耗时间为(37.02±9.72)min.2例为腹股沟穿刺点附近皮下广泛淤血,1例为小腿置鞘部位渗血.未发生重要脏器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0~14个月,7例有活动后轻度肿胀,1例在术后约10个月复发.结论 透视下经皮穿刺患侧小腿段胫后静脉入路导管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单侧下肢DVT,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护理方便,PTS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胫后静脉;导管溶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明照;卢冉;向军益;李博;秦荣清;张宇博;周兵
作者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介入血管科,浙江杭州310015;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安徽蚌埠233004;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治疗科,浙江杭州31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明照;卢冉;向军益;李博;秦荣清;张宇博;周兵-.经皮穿刺胫后静脉入路治疗急性混合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J].中华全科医学,2022(04):560-564
A类:
B类:
经皮穿刺,胫后静脉,静脉入路,混合型,患侧,小腿,导管接触性溶栓,接触性溶栓治疗,DVT,大学附属医院,留置导管,导管溶栓,对比治疗,大腿,消肿,通畅,置管,耗时间,综合症,PTS,腹股沟,穿刺点,淤血,渗血,脏器,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患者舒适度,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B值:
0.1954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