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后(发疹1个月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于初诊时(发疹时)和随访时(发疹1个月后)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2(GAD-2)、患者健康问卷-2(PHQ-2)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235例患者,其中男102例,女133例;发病年龄(52.59±16.30)岁;急性期后29.8%(70/235)的患者伴有疼痛.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是否合并慢性疾病、初诊时VAS评分、随访时GAD-2和PHQ-2评分以及发疹后睡眠紊乱情况是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50岁(P=0.005,OR=3.919,95%CI:1.520~10.106)、初诊时VAS评分≥4分(P=0.016,OR=3.735,95%CI:1.277~10.929)、随访时GAD-2评分(P=0.001,OR=3.944,95%CI:1.817~8.562)、发疹后睡眠持续性评分为1分(P=0.008,OR=7.569,95%CI:1.699~33.725)是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50岁、初诊时伴有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疹后处于焦虑状态和睡眠持续性差是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患者的焦虑状态和睡眠情况.
文献关键词:
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焦虑;抑郁;睡眠
作者姓名:
曹凯娜;于思思;张艺丹;范培元;范宝荣;周田田;刘方;朱威;张海萍
作者机构:
10005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10005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皮肤科;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皮肤科;100045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皮肤科
引用格式:
[1]曹凯娜;于思思;张艺丹;范培元;范宝荣;周田田;刘方;朱威;张海萍-.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2(10):704-708
A类:
B类:
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危险因素研究,发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科门诊,门诊就诊,初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患者健康问卷,PH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二分类,中男,发病年龄,慢性疾病,睡眠紊乱,焦虑状态,睡眠情况,神经痛,带状疱疹后
AB值:
0.2018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