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幕上脑出血手术方式的临床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及分析幕上脑出血的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幕上脑出血手术患者共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大骨瓣组(
n=116)、常规骨瓣组(
n=89)和立体定向组(
n=55)。大骨瓣组行幕上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常规骨瓣组行常规骨瓣开颅手术,立体定向组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手术。统计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肺部感染、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及术后随访6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计算预后良好(GOS 4~5分)的比例。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
结果:大骨瓣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肺部感染、术后再出血分别为(193±24) min、(625±65) mL、(46±11) d、102例(87%)、9例(7.8%);常规骨瓣组分别为(124±17) min、(297±35) mL、(32±9) d、29例(33%)、4例(4.4%);立体定向组分别为(73±11) min、(53±15) mL、(21±4) d、10例(18%)、2例(3.6%)。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GOS 5分70例,4分95例,3分40例,2分38例,1分(死亡)17例,预后良好的患者(GOS 4~5分)165例(63.5%),其中大骨瓣组36例(31%),常规骨瓣组82例(93.2%),立体定向组47例(85.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充分,适用于严重威胁生命的血肿;常规骨瓣开颅术在继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具有优势;立体定向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发生率低等特点,在原发性脑出血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文献关键词:
脑出血;外科手术,选择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骨瓣开颅;立体定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泽西;宝音图;丁煜昊;王剑刃;谢涛;林荔青;吴日乐;傅西安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外科,苏州 215008;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呼和浩特 0100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泽西;宝音图;丁煜昊;王剑刃;谢涛;林荔青;吴日乐;傅西安-.幕上脑出血手术方式的临床探讨)[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2(08):544-548,F4
A类:
B类:
幕上脑出血,手术方式,临床探讨,手术方法,病例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神经外科,脑出血手术患者,立体定向,上标,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血肿,穿刺抽吸,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指标,术后随访,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服从,正态分布,均数,用例,百分率,组手,术后再出血,血分,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常规骨瓣开颅术,继发性,肺部感染发生率,原发性脑出血,中值,外科手术
AB值:
0.2062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