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原地区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结构的变化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及菌群丰度结构变化,探讨肠道微生态失衡与慢性肝病的关联.方法 收集高原地区90例慢性肝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0例、乙肝后肝硬化30例、原发性肝癌30例)及25例健康人的粪便,利用高通量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探讨慢性肝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物种多样性以及不同分类水平上肠道菌群组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较健康人显著降低(Z=1.462,P=0.005),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慢性肝病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组成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0.122,P=0.020);对慢性肝病组与健康组进行组间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在慢性肝病组中富集(Z=1.065,P=0.043),慢性肝病组内比较发现拟杆菌门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相对丰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属水平上,粪杆菌属在慢性肝病组中富集(Z=1.092,P=0.032),而肠球菌属分布减少(Z=1.398,P=0.036),同时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中一些潜在致病菌如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较健康人富集,而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益生菌相对丰度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发现存在差异菌属链球菌属(H=6.026,P=0.049)、韦荣球菌属(H=10.317,P=0.005),对差异菌属进行两两比较发现相较原发性肝癌组,链球菌属在乙肝后肝硬化组中更加富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同时发现肝硬化及肝癌组中韦荣球菌属的相对丰度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相关性分析发现粪杆菌属与ALT、AST、ALP水平呈正相关(r=0.192、0.187、0.276,均P<0.050),韦荣球菌属与TB、ALP水平呈正相关(r=0.257、0.225,均P<0.050).结论 高原地区慢性肝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且慢性肝病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组成上存在差异,在慢性肝病的进展中一些潜在致病菌的丰度逐渐增加,同时益生菌的相对丰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文献关键词:
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物种多样性;结构变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宏琳;王学红;李焱;陶嘉楠
作者机构:
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宏琳;王学红;李焱;陶嘉楠-.高原地区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结构的变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09):1018-1023
A类:
B类:
高原地区,慢性肝病,生态结构,物种多样性,菌群丰度,肠道微生态失衡,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健康人,粪便,高通量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不同分类水平,肠道菌群组成,肠道菌群多样性,Beta,多样性分析,菌群差异,差异性分析,拟杆菌门,中富,肝癌患者,相对丰度,肠球菌属,潜在致病菌,链球菌属,韦荣球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益生菌,菌相,较慢,ALT,AST,ALP,TB,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且慢
AB值:
0.1672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