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骨碎补总黄酮与脂肪因子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及动物实验探究骨碎补总黄酮与脂肪因子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骨碎补总黄酮的有效成分,使用Autodook Tools对有效成分与脂联素(ADP)、瘦素(LEP)进行分子对接计算;将40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背侧入路双侧卵巢摘除手术构造去势大鼠模型,造模2个月后连续给予相应药物干预12周,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DP、LEP、雌二醇(E2)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提示骨碎补总黄酮有效成分中有6种成分与LEP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有8种成分与ADP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及血清E2、ADP、LE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BMD及血清E2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西药组大鼠血清LEP含量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大鼠AD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血清E2、LEP、AD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中药组大鼠BMD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能通过改善E2分泌、调控ADP的表达、延缓BMD的流失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文献关键词:
骨碎补总黄酮;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脂肪因子;分子对接;大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睿哲;吴洁;刘凯;葛殊玮;伍强;王凡;曾景奇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宁乡市中医院,湖南 宁乡 41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睿哲;吴洁;刘凯;葛殊玮;伍强;王凡;曾景奇-.基于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讨骨碎补总黄酮与脂肪因子结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J].中医药导报,2022(06):30-34
A类:
Autodook,去势大鼠模型
B类:
骨碎补总黄酮,脂肪因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分子对接技术,实验探究,TCMSP,有效成分,Tools,脂联素,ADP,瘦素,LEP,雌性,西药,药组,背侧入路,卵巢摘除,药物干预,双能,骨密度,密度仪,BMD,大鼠血清,雌二醇,E2,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研究
AB值:
0.1599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