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氧供目标导向灌注体外循环在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采用氧供目标导向灌注进行体外循环管理的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行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患者60例,依据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目标导向组各30例.常规组依据体表面积计算灌注流量;目标导向组依据氧供、氧耗、氧供指数设定氧供目标值,低于目标值时通过调整超滤量和/或增加灌注流量维持组织氧供.比较2组体外循环时间、循环阻断时间、最低及最高灌注流量、最低鼻咽及膀胱温度、最低血红蛋白水平、转中液体总人量、超滤量、苯肾上腺素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急性肾损伤发生率、院内病死率;记录2组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阻断10 min(T1)、体外循环阻断60 min(T2)、开放升主动脉前(T3)、停机前(T4)、鱼精蛋白中和后30 min(T5)时血乳酸水平、红细胞比容.结果 目标导向组苯肾上腺素用量[(50.0±29.0)μg]、急性肾损伤发生率(13.3%)均低于常规组[(74.0±34.0)μg,36.7%](t=2.896,P=0.005;x2=4.356,P=0.037),体外循环时间、循环阻断时间、最低及最高灌注流量、最低鼻咽及膀胱温度、最低血红蛋白水平、转中液体总入量、超滤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院内死亡病例.目标导向组血乳酸水平在T2[(0.90±0.29)mmol/L]、T3[(1.22±0.41)mmol/L]、T4[(2.33±0.80)mmol/L]、Ts[(2.85±0.93)mmol/L]时均低于常规组[(1.06±0.23)、(1.75±0.38)、(3.15±0.70)、(3.93±0.82)mmol/L](t=2.333,P=0.023;t=5.119,P<0.001;t=4.269,P<0.001;t=4.791,P<0.001),在 T0[(0.96±0.36)mmol/L]、T1[(0.72±0.22)mmol/L]时与常规组[(0.90±0.26)、(0.67±0.18)m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比容在T2[(26.57+1.27)%]、T3[(27.42±1.73)%]时均高于常规组[(23.98±2.02)%、(25.73±1.63)%](t=-5.945,P<0.001;t=-3.894,P<0.001),在 T0[(33.44±2.72)%]、T1[(21.44±2.27)%]、T4[(29.48±2.22)%]、Ts[(31.86±2.47)%]时与常规组[(32.95±2.37)%、(21.14±2.02)%、(28.73±1.63)%、(31.26±1.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乳酸水平及红细胞比容均在T1时低于T0时,T1~Ts时依次增高(P<0.05).结论 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采用氧供目标导向灌注体外循环管理可及时调节超滤和灌注量,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血乳酸生成,降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
文献关键词:
二尖瓣手术;全胸腔镜;体外循环;目标导向;灌注管理
作者姓名:
姚东风;黄佳鑫;钱晓亮;葛畅;杨雷一;程兆云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河南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河南郑州 450003
引用格式:
[1]姚东风;黄佳鑫;钱晓亮;葛畅;杨雷一;程兆云-.氧供目标导向灌注体外循环在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11):1105-1109
A类:
57+1,灌注管理
B类:
全胸腔镜,二尖瓣手术,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手术患者,体表面积,面积计算,氧耗,目标值,超滤量,体外循环时间,环阻,阻断时间,高灌注,低鼻,鼻咽,膀胱,血红蛋白水平,体总,苯肾上腺素,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急性肾损伤,院内病死率,麻醉诱导,T0,升主动脉,停机,T4,鱼精蛋白,T5,血乳酸,红细胞比容,x2,院内死亡,死亡病例,Ts
AB值:
0.1794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