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右腋下微创切口在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低龄(年龄≤1岁)低体质量(体质量≤10.0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右腋下微创切口、胸骨正中切口行心内矫治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30例,其中340例行右腋下微创切口手术者为观察组,290例行胸骨正中切口手术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治疗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抗生素治疗时间,术后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最高值,红细胞压积最低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心脏复跳均转为窦性心律,顺利撤离体外循环.观察组切口长度[2.00(2.00,2.50)cm]、手术时间[125.00(125.00,155.00)min]、ICU治疗时间[22.00(19.75,23.50)h]、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5.50(4.00,6.37)h]、总住院时间[9.50(7.00,12.00)d]、术后抗生素治疗时间[6.00(4.00,7.00)d]均短于对照组[6.50(6.00,8.00)cm、185.00(165.00,285.00)min、23.50(22.00,63.12)h、8.50(5.62,30.75)h、12.00(10.00,16.00)d、9.50(6.00,21.00)d](P<0.05),术中出血量[20.00(16.25,27.50)mL]、术后引流量[82.50(70.00,157.25)mL]均少于对照组[25.00(20.00,40.00)、101.00(75.00,171.25)mL](P<0.05),术后白细胞计数[10.70(8.71,14.48)×109/L]、血清 C-反应蛋白[20.79(3.79,58.57)mg/L]及乳酸[1.96(1.65,3.26)mmol/L]最高值均低于对照组[12.13(11.68,14.67)×109/L、2.55(2.19,3.19)mmol/L](P<0.05),高于对照组[50.99(43.12,78.75)mg/L](P<0.05),体外循环时间[63.00(51.75,79.5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3.00(24.25,48.75)min]及术后红细胞压积最低值[29.00(26.00,34.00)%]与对照组[63.00(54.00,81.00)min、45.00(31.50,60.00)min、27.00(26.00,31.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9%)低于对照组(3.4%)(x2=3.908,P=0.048).结论 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右腋下微创切口行心内矫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文献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低龄低体质量;右腋下微创切口;胸骨正中切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岩伟;魏志潘;郑家永;梁维杰;范太兵
作者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河南郑州 450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岩伟;魏志潘;郑家永;梁维杰;范太兵-.右腋下微创切口在低龄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09):932-935
A类:
右腋下微创,右腋下微创切口,低龄低体质量
B类: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中,矫治,治术,术者,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治疗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通气时间,抗生素治疗,白细胞计数,最高值,红细胞压积,最低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窦性心律,撤离,离体,术后引流量,x2,短手,术后恢复
AB值:
0.1024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