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Dynesys置入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窗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对比腰部后正中切口肌间隙入路和常规入路置入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开窗髓核摘除术(FL)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进行FL结合Dynesys系统内固定治疗的63例LD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分为肌间隙组37例和常规组26例,肌间隙组采用肌间隙入路,常规组选取常规入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评估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腰腿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治疗分数(JOA)和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采用CT和MRI随访两组患者术后手术节段关节活动度(ROM)和双侧横断面多裂肌面积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肌间隙组切口长度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腿疼痛VAS评分、JOA评分以及ODI评分时间、组间和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腰腿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肌间隙组术后1个月时腰腿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低于常规组,JOA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节段ROM存在时间效应(P<0.05),组间和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手术节段ROM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部位横断面多裂肌面积时间、组间和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病变部位横断面多裂肌面积较术前降低,且肌间隙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病变部位横断面多裂肌面积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隙组和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11%和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肌间隙入路置入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治疗LDH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和治疗效果.
文献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Dynesys系统;腰后正中切口;肌间隙入路
作者姓名:
张海飞;赵云昌;赵春节;梁明
作者机构:
466000河南周口 周口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450007河南郑州 郑州市中心医院骨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海飞;赵云昌;赵春节;梁明-.不同Dynesys置入方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窗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22(02):186-190
A类:
腰后正中切口
B类:
Dynesys,置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系统,LDH,FL,月河,周口市,中心医院,内固定治疗,回顾性研究,手术路径,围术期指标,腰腿疼痛,视觉模拟,模拟法,VAS,骨科,科协,JOA,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后手,节段,关节活动度,ROM,横断面,多裂肌,面积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交互效应,组手,时间效应,病变部位,时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系统治疗,手术创伤,术后康复,康复速度,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AB值:
0.1817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