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氢氧化镁与纤维二糖和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
文献摘要:
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在分离和提纯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本质的理解是指导实验合成、解析构效关系和开发新应用的重要突破点之一.然而,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别是界面局域结构)相当复杂,且界面和活性位点附近经常有难于被现有实验技术检测到的氢键参与.基于此,使用基于平面波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不同层数的氢氧化镁(Mg(OH)2)材料结构,及其对纤维二糖的吸附性质.得到的平均吸附能为-0.29~-0.35 eV,在报道的氢键强度范围内.进一步结合Bader电荷、电荷密度差分和电子结构分析,指认界面耦合作用为氢键本质.基于三层Mg(OH)2基质模型,发现去除高毒性Cd2+和吸附放射性UO22+的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并把它们分别归属为离子交换和外配位壳层吸附机理.
文献关键词:
Mg(OH)2材料;纤维二糖;高毒性重金属离子;界面耦合作用;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新宇;潘清江
作者机构:
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新宇;潘清江-.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氢氧化镁与纤维二糖和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2(03):317-323
A类:
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高毒性重金属离子
B类:
氢氧化镁,纤维二糖,纳米复合材料,界面作用,提纯,其本质,构效关系,开发新,突破点,局域结构,活性位点,难于,实验技术,氢键,平面波,波周期,层数,Mg,吸附性,吸附能,eV,Bader,电荷密度,密度差,电子结构分析,指认,界面耦合作用,Cd2+,UO22+,离子交换,配位,吸附机理
AB值:
0.28827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