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磁共振三维容积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三维容积采集技术神经形态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患者49例,18~80岁,性别不限,均行3.0T磁共振常规及容积成像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进行后处理,予以最大程度显示三叉神经节前段、三叉神经节及节后段分支,评价病变区域三叉神经的走行、形态、边界、信号、邻近组织及增强的显示情况,并做出诊断。结果:46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神经血管冲突者17例次,其中神经血管压迫者11例次,神经血管接触者6例次,而非症状侧存在神经血管冲突者8例次;炎性病变者27例次,其中多发性硬化者3例次,三叉神经节改变者2例次,其余均位于三叉神经颅外段;占位性病变者2例次;既往手术史者2例次。无异常者5例(10.9%),但都具有三叉神经痛相关症状;多因素引起的三叉神经痛28例(60.9%);单因素引起者13例(28.2%)。结论:磁共振三维容积采集技术神经形态成像有助于三叉神经从脑干到其颅外分支的显示,有利于潜在病变的准确定位和诊疗评估,为临床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诊断和治疗可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三叉神经痛;磁共振神经成像;磁共振形态成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肖如辉;曾晨;陈娇;罗正;李涛;张川;杨汉丰
作者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南充市 637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肖如辉;曾晨;陈娇;罗正;李涛;张川;杨汉丰-.磁共振三维容积成像在三叉神经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2(01):64-71
A类:
磁共振形态成像
B类:
三维容积,容积成像,三叉神经痛,0T,采集技术,神经形态,前瞻性研究,川北,北医,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不限,成像序列,三叉神经节,节前,前段,节后,后段,出诊,神经血管压迫,压迫者,炎性病变,多发性硬化,经颅,颅外,外段,占位性病变,手术史,史者,无异,异常者,素引,脑干,外分,准确定位,诊疗评估,症状性,诊断和治疗,磁共振成像,磁共振神经成像
AB值:
0.2658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