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f-MRI成像研究经颅电刺激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神经元活动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f-MRI成像探究经颅电刺激后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脑神经元活动.方法:入选20例原发性TN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经颅电刺激)与药物组(口服卡马西平),各10例,征集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治疗20 d后对针刺治疗组、药物组患者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有效率、血浆神经递质(SP、β-EP)及静息态f-MRI(ALFF)总结整理并评价,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测定血浆神经递质及f-MRI检查以对照.结果:治疗后,20例患者疼痛程度和发作次数均得到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均为60%(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0例患者血浆SP水平均下降、血浆β-EP水平均上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额叶、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ALFF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达到满意疗效,显著减轻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发作频次,并有效降低患者血浆P物质,增加血浆β-EP的含量,基于静息态f-MRI成像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可探测到患者前额叶、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大脑神经元异常活动,经颅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后对额叶、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的大脑神经元活动起到抑制作用,推测TN发病机制与3个脑区的神经元异常活动相关,经颅电刺激、药物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该脑区的异常神经元活动发挥治疗作用.
文献关键词:
f-MRI;经颅电刺激;三叉神经痛;脑神经元
作者姓名:
李崖雪;张薇薇;刘潇;宣威;李崖冰;白泽妍;高松;高瑞雪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崖雪;张薇薇;刘潇;宣威;李崖冰;白泽妍;高松;高瑞雪-.基于f-MRI成像研究经颅电刺激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神经元活动)[J].针灸临床杂志,2022(12):
A类:
B类:
经颅电刺激,脑神经元,元活动,TN,针刺治疗,卡马西平,征集,健康受试者,疼痛程度,发作次数,血浆神经递质,SP,EP,静息态,ALFF,前测,总有效率,前额叶,中央前回,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作频次,加血,于静,大脑神经,电刺激治疗,动起,脑区,治疗作用
AB值:
0.158476
相似文献
经颅电刺激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昌成;洪文军;王四中;路翰娜;赵智勇;白钟飞;林起湘;刘斐雯;唐朝正-青田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丽水 323900;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复医学科,南京 210008;新西兰达尼丁奥塔哥大学物理治疗学院,达尼丁 9054;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学系神经调控实验室,香港特别行政区 999077;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 510370;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7;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上海 201619;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亚特兰大 30329;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成都 610021;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北京 10008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