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模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段胆管弧度的125I粒子条长度和活性对病变末端及中心区域剂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构建模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段胆管弧度125 I粒子条的模型,评估粒子条长度和粒子活度对病变末端及病变中心区域剂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接受胆管支架联合125 I粒子条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8例,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制作水模体,将水模体以DICOM格式导入放射性粒子源植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根据解超越方程计算18例患者的推算弧度,转换为折算弧度,取18例患者折算弧度的平均值85°定义为模型的弧度,18例患者胆管梗阻段长度的平均值45 mm定义为模型病变的长度.在水模体上勾画出弧度为85°、长度为45 mm的粒子条模型,粒子条由10颗粒子组成,即模型1;在粒子条的两端各加1、2、3、4颗粒子,形成模型2、3、4、5.将模型的粒子活度设置为0.5、0.6、0.7、0.8、0.9、1.0 mCi,观察各个模型下病变末端及病变中心在粒子条向心侧及离心侧的剂量差异.结果 在同一模型中,不同粒子活度间比较,病变末端和病变中心的向心侧、离心侧累积剂量均随粒子活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粒子活度下,不同模型间比较,模型5病变末端和病变末端的向心侧、离心侧累积剂量均大于其他四种模型.在同一粒子活度及同一模型下,病变末端离心侧的累积剂量均大于向心侧的累积剂量,病变中心离心侧的累积剂量均小于向心侧的累积剂量.病变末端与病变中心的剂量差异度比较:在向心侧,模型1、2、3、4、5在不同粒子活度下的累积剂量差异度最大分别为74.94%、40.92%、26.74%、20.82%、17.90%,累积剂量的差异度随模型粒子条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离心侧,模型1、2、3、4、5的最大差异度分别为5.20%、-11.38%、-16.71%、-19.34%、-20.68%,累积剂量的差异度随模型粒子条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基于病变长度为45 mm、弧度为85°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胆管病变模型,当支架位于粒子条的向心侧,在病变末端多加粒子,可降低病变末端和中心区域的累积剂量差异;当支架位于粒子条的离心侧,病变长度与粒子条长度相等时,差异最低.
文献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胆管支架;125I粒子条;模拟胆管弧度;累积剂量
作者姓名:
贾鹏飞;赵辉
作者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江苏南通226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鹏飞;赵辉-.模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段胆管弧度的125I粒子条长度和活性对病变末端及中心区域剂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22(02):13-17
A类:
模拟胆管弧度
B类:
恶性梗阻性黄疸,125I,中心区,活度,胆管支架,治疗计划系统,系统制作,模体,DICOM,放射性粒子,超越方程,推算,折算,段长度,勾画出,子组,成模,mCi,向心,剂量差异,累积剂量,一粒,差异度,变长,相等
AB值:
0.1501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