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3Ah高镍/硅氧碳软包电池循环容量衰减分析
文献摘要: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高镍/硅氧碳软包电池成为长续航电动汽车的首选,但是高镍/硅氧碳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采用无损电化学分析和事后拆解分析对循环过程中电池容量和内阻的变化进行检测,通过对比电池循环前后正负极结构、材料形貌和表面成分的变化,揭示高镍/硅氧碳电池循环失效机制.结果表明:电池容量衰减呈现平稳期、快速衰减期和急速衰减期3个阶段.循环后电池极化更加严重,电池极化内阻、负极表面膜阻抗和电荷转移阻抗明显增加.通过微分曲线分析结合拆解分析发现,高镍正极材料衰减较少,硅氧碳负极材料衰减和活性锂离子损失较多.硅氧颗粒膨胀开裂,负极活性物质损失,负极表面膜连续生长消耗过多的活性锂为电池容量快速衰减的主要原因.
文献关键词:
高镍/硅氧碳电池;容量衰减;极化;事后拆解分析
作者姓名:
刘智;马天翼;汪晨阳;李翔;常增花;庞静;云凤玲
作者机构: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北京100088;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8;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 100088;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智;马天翼;汪晨阳;李翔;常增花;庞静;云凤玲-.3Ah高镍/硅氧碳软包电池循环容量衰减分析)[J].材料工程,2022(10):93-101
A类:
3Ah,事后拆解分析,硅氧碳负极
B类:
软包电池,电池循环,循环容量,容量衰减,衰减分析,电动汽车,高能量密度,长续航,航电,快速衰减,电化学分析,循环过程,电池容量,内阻,正负极,料形,表面成分,失效机制,急速,表面膜,电荷转移阻抗,高镍正极材料,碳负极材料,锂离子,活性物质
AB值:
0.2384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