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NISR)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差异,判断“壁面剪切应力变化度(CDWSS)”对ISR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筛选得到发生ISR患者8例,并按1∶2配比NISR患者16例。随机从两组中各选择4例患者,对其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的颈动脉CTA进行三维重建并开展血流动力学分析,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引入特殊点位上“CDWSS”概念,以术前CTA所对应的壁面剪切应力(WSS)为基准,对比术后即刻及随访的CDWSS数据。结果:与NISR相比,ISR在分叉处及最狭窄部位的WSS高值区域扩大,且整个心动周期中数值波动幅度大。NISR组中振荡剪切指数(OSI)的数值下降,相反,在ISR组中OSI数值有所增加。高OSI区域与低WSS值区域重合度较高。随访模型中,在最狭窄部位两组CDWS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29)。
结论:相比于NISR患者,ISR患者的病灶在局部存在血流动力学差异。CDWSS对局部发生ISR与否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文献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支架内狭窄;血流动力学;壁面剪切应力;振荡剪切指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凯;万林枫;陈莉;史伟浩;谭晋韵;宗原;余波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201399;上海市血管病变调控与重塑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99;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37;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管外科,上海 20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凯;万林枫;陈莉;史伟浩;谭晋韵;宗原;余波-.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分析)[J].中华血管外科杂志,2022(02):122-131
A类:
CDWSS
B类: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支架内再狭窄,血流动力学分析,NISR,壁面剪切应力,应力变化,预测价值,选得,即刻,CTA,三维重建,血流动力学参数,参数差异,特殊点,分叉,狭窄部位,心动周期,波动幅度,振荡剪切指数,OSI,重合度,对局,颈动脉狭窄,支架内狭窄
AB值:
0.18270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