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命历程视角下我国居民时间分配模式及其影响机制
文献摘要:
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文章利用我国首次居民时间利用调查(CTUS,China Time Use Survey)微观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人生阶段居民时间分配模式及其差异,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居民时间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居民社会和家庭角色的转变,居民时间分配模式表现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有酬工作时间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呈现出倒"U"型分布,学习培训则为"L"型分布;婚姻和生育显著增加已婚夫妇的家务劳动和照料小孩时间,子女(特别是学龄前子女)对已婚女性时间分配的影响尤为显著,已婚女性为了兼顾家庭和照料子女往往"牺牲"自身的有酬工作和休闲社交时间;此外,居民时间分配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已婚男性有酬工作、休闲社交时间显著高于女性,而家务劳动、照料小孩时间则明显少于女性,社会公共领域和家庭私人领域的传统性别角色分工模式依然明显存在.
文献关键词:
生命历程;角色转变;时间分配;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中;赵晨飞;陈雅洁;吴琼
作者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中;赵晨飞;陈雅洁;吴琼-.生命历程视角下我国居民时间分配模式及其影响机制)[J].西北人口,2022(04):1-14
A类:
CTUS,学龄前子女
B类:
生命历程,时间分配模式,时间利用调查,China,Time,Use,Survey,微观数据,数据系统,Tobit,民社,社会和家庭,阶段性特征,工作时间,学习培训,夫妇,家务劳动,照料,小孩,已婚女性,女性时间,顾家,料子,性别差异,公共领域,私人领域,传统性,性别角色,角色分工,分工模式,显存,角色转变
AB值:
0.3639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