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等教育与中国女性生育数量
文献摘要:
近年来,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育龄女性比例大幅上升.高等教育女性作为西方现代婚育观念的率先接触者,她们的生育水平是未来我国育龄女性生育模式变迁的风向标.因此研究高等教育对我国女性生育水平的影响尤为必要.在研究高等教育对女性生育数量的影响时会同时面临内生性和生存数据结构问题.本文基于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和各省高等教育资源禀赋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出生队列和省份上的双重外生差异构造高等教育的工具变量,并使用IV-Poisson模型估计上大学对我国女性生育数量的影响;同时通过将样本中的女性起始年龄提高到30岁以上并限定为已婚来缓解生存数据结构问题.估计结果显示:相对于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数量会下降30%左右.这种影响主要体现为上大学让女性生育二孩及多孩的概率大幅度下降,而并非不生.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参与率是高等教育影响女性生育行为的一个重要机制.随着育龄女性中高等教育比例的继续提高,未来我国的生育水平可能会遵循西方的现代生育模式继续下降.我国的生育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等都亟须做出适应性的改革.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有助于降低高等教育对生育水平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高等教育;生育数量;高校扩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州;赵国昌
作者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州;赵国昌-.高等教育与中国女性生育数量)[J].人口学刊,2022(01):16-31
A类:
B类:
中国女性,女性生育,生育数量,受过,育龄女性,婚育观,她们,生育水平,模式变迁,风向标,会同,内生性,数据结构,抽样调查,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资源,资源禀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出生队列,工具变量,IV,Poisson,模型估计,起始年龄,已婚,高中毕业,子女数量,生育二孩,劳动参与率,教育影响,生育行为,中高等教育,生育政策,劳动力市场,生育友好型社会
AB值:
0.3235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