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琉球音乐史的高光时刻——1832年的上江户使团及其中国背影
文献摘要:
1832年,琉球尚育王派出一个经萨摩藩出使日本首都的豪华使团,俗称"上江户"使团.该使团一行97人,其中45人为表演路次乐、御座乐的艺术人才.使团携带三十多种乐器,沿路表演了11支大型乐曲、10种琉戏和6种唐戏,其实质是向萨摩藩人和日本国人展示琉球国广泛吸纳中华文化而形成的高度文明.这次为期十个月的外交活动,乃是琉球王国音乐史的重要事件.其音乐结构反映了琉球国乐由简易礼乐到建立路次乐、御座乐,再到增加唐踊、琉踊的积累过程.其素材来源,则对应于中国音乐通过册封、移民、留学等途径输入琉球的种种事项.分析其器、乐、工、衣诸细节,可以了解公元17-19世纪东亚各政权的复杂关系,以及古代东亚人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心理.
文献关键词:
琉球;音乐史;外交;中国元素
作者姓名:
王小盾
作者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小盾-.琉球音乐史的高光时刻——1832年的上江户使团及其中国背影)[J].音乐研究,2022(01):5-17
A类:
路次乐,御座,御座乐
B类:
音乐史,高光时刻,上江,江户,使团,背影,派出,萨摩藩,出使,豪华,俗称,一行,艺术人才,三十多种,乐器,沿路,乐曲,其实质,日本国,高度文明,十个月,外交活动,乃是,琉球王国,重要事件,音乐结构,国乐,礼乐,积累过程,素材来源,应于,中国音乐,册封,移民,留学,公元,复杂关系,东亚人,以中国为中心,文化心理,中国元素
AB值:
0.4108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