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古菌群落多样性高通量分析
文献摘要:
为研究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古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揭示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土壤古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放牧(F)、刈割(Y)和围封(W)3种处理方式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古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分析不同处理方式(F、Y、W)、不同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土壤(F1、F2、Y1、Y2、W1和W2)与古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关系,基于COG(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注释进行了功能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F1、F2、Y1、Y2、W1和W2等6个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出12个菌门,其中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广古菌门(Euryarchaeoya)平均占比分别为78.03%和19.81%,为优势菌门;乌斯菌门(Wo?esearchaeot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平均占比分别为1.37%和1.12%,是主要菌门,其他菌门占比均低于1%.6个样本中古菌群落相对丰度的排序为W2>F1>W1>F2>Y1>Y2,物种多样性排序为W2>F2>F1>Y1>W1>Y2.说明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包含了古菌主要的门,古菌物种组成丰富,6个样本土壤古菌群落结构相似,植被类型、处理方式和土层深度等都是影响古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因素.功能预测表明古菌主要功能与细菌、真菌基本一致,说明基于分子层面不同微生物的功能具有同质性.
文献关键词:
草甸草原;利用方式;高通量测序;土壤;古菌群落结构
作者姓名:
高明华;于春艳;刘金月;于凤莅;孙广霁
作者机构:
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明华;于春艳;刘金月;于凤莅;孙广霁-.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古菌群落多样性高通量分析)[J].饲料博览,2022(05):8-15
A类:
Euryarchaeoya,esearchaeota
B类: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草原土壤,群落多样性,高通量分析,古菌群落结构,不同利用方式,高通量测序技术,放牧,刈割,围封,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土层,土层深度,F2,Y1,Y2,W1,W2,COG,Clusters,orthologous,groups,功能预测,土壤样品,其中奇,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优势菌,乌斯,Wo,Verrucomicrobia,中古,相对丰度,物种多样性,菌物,物种组成,结构相似,植被类型,主要功能,同质性
AB值:
0.2895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