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首次于青海省发现Pectobacterium polaris引起马铃薯黑胫病
文献摘要: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具有地理位置海拔较高、日照充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优势,适宜马铃薯的生长.随着马铃薯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黑胫病的发生逐步蔓延.2021年秋季,在青海省马铃薯产区,发现了疑似马铃薯黑胫病的植株.将样品清洗消毒后,对疑似病症部位病原菌进行分离与纯化,以获得单一菌落的纯净菌株,提取菌株DNA,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的通用引物对待测菌株进行扩增,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将质量良好的PCR产物进行Sanger测序,所获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己知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通过MEGAX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在薯块和马铃薯植株中进行致病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出的3株菌株满足科赫法则,且序列比对结果与已报道的Pectobacterium polaris菌株同源性高,并基于16S rRNA以及多位点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均与Pectobacterium polaris高度相似.因此,这3株分离物属于Pectobacterium polaris菌株,是中国青海省首次报道.
文献关键词:
Pectobacterium polaris;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序列分析;系统发育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思邈;孙清华;张凤军;马永强;冯志文;张若芳
作者机构:
内蒙古大学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思邈;孙清华;张凤军;马永强;冯志文;张若芳-.首次于青海省发现Pectobacterium polaris引起马铃薯黑胫病)[J].中国马铃薯,2022(06):537-543
A类:
马铃薯黑胫病
B类:
次于,青海省,Pectobacterium,polaris,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日照,冷凉,昼夜温差,生产规模,植株,清洗消毒,病症,分离与纯化,菌落,纯净,16S,rRNA,基因扩增,通用引物,琼脂糖凝胶电泳,Sanger,GenBank,Blast,MEGAX,建系,系统发育树,致病性,科赫法则,序列比对,同源性,多位点序列分析,分离物,首次报道
AB值:
0.28397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