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差异教化观的理念、原则及指向——基于啮缺在《庄子》中的五次出场而论
文献摘要:
《庄子》全书围绕啮缺有一条完整的问道故事链,学界鲜有关注.复原、再诠这一故事链,将清晰地看到:首先,对啮缺的最初定位应是一个教化观居于儒、道间的道家内部人士,而《庄子》借许由之口批评啮缺的内容有着深刻蕴意.其次,《庄子》借许由、啮缺所传递的对统治者教化职位的推却姿态有其深层意旨,即强调一种差异教化观,其核心理念是质疑以一统万的社会整合论,并要求警惕改造他者性的道德热情.再次,将《庄子》全书视为一个整体文本,可注意到《庄子》有着在无为与有为间的自觉调适,但原则是"必以无为者主之于先".最后,以"尊重差异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为中介,可明确《庄子》差异教化观的指向:就个体而言,个体应自觉探求并尊重个体特殊性;就群己关系而言,要尊重他者性及多样性;在理论建设上,希冀社会整合论要以构建一个尊重个体权利、包容个体差异的共同体为方向,并持续修正不适宜的"礼"以不断剥离其"伪"的一面.
文献关键词:
啮缺;差异教化观;个体繁荣;人类繁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小婷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2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小婷-.差异教化观的理念、原则及指向——基于啮缺在《庄子》中的五次出场而论)[J].管子学刊,2022(01):87-97
A类:
差异教化观,啮缺,推却
B类:
庄子,五次,出场,而论,问道,复原,初定,居于,道家,内部人,许由,蕴意,所传,统治者,职位,意旨,种差,核心理念,一统,社会整合,并要,他者性,一个整,无为,有为,之于,尊重差异,群己关系,理论建设,希冀,个体权利,个体差异,个体繁荣,人类繁荣
AB值:
0.3291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