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藏东南巴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氮含量分布特征
文献摘要:
为了研究藏东南巴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氮垂直分布情况,在西藏农牧学院周边选择三种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等指标.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含量总体随着土层的深入而降低,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全氮平均含量(g/kg)表现为:草地(2.00±0.45)>森林(1.68±0.19)>农田(0.95±0.05),且草地和农田之间差异显著(F=4.61,P<0.05),其垂直空间变异性表现为:草地(68.00%)>森林(34.43%)>农田(16.00%);(2)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规律与全氮变化特征相似,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g/kg)表现为:森林(60.90±3.98)>草地(54.28±11.68)>农田(31.97±1.02),且森林和农田之间差异显著(F=5.41,P<0.05);按垂直空间变异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草地(65.99%)>森林(24.00%)>农田(10.00%);(3)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就平均而言,森林土壤的有机碳密度最大,其次为草地和农田.
文献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碳;全氮;有机碳密度
作者姓名:
高文于;吕庆鑫;顾琪;柳文杰;杨红
作者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 86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文于;吕庆鑫;顾琪;柳文杰;杨红-.藏东南巴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氮含量分布特征)[J].高原农业,2022(01):29-35
A类:
B类:
藏东南,南巴,巴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碳氮含量,含量分布特征,垂直分布,西藏农牧学院,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全氮含量,草地,垂直空间,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碳含量,下土,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层深度,森林土壤
AB值:
0.21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