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淮河生态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2009—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相关数据,构建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区域内五个省份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发展适度超前,经济发展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系统波动显著且制约着部分省份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为总体逐渐上升,逐步从濒临失调、勉强协调上升到良好协调;从空间变化看,东部和南部优先提升,最终全部实现良好协调等级.据此给出淮河生态经济带协同发展建议:补生态短板,构建"地域循环共生圈",实现内源式发展;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向"融合共生"发展.
文献关键词:
旅游-经济-生态环境;淮河生态经济带;耦合协调度;融合共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冉;宋冠杰;王向茹
作者机构:
信阳学院 商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冉;宋冠杰;王向茹-.淮河生态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J].平顶山学院学报,2022(05):59-65
A类:
B类:
淮河生态经济带,环境协调,发展分析,生态环境评价,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旅游发展,发展适度,适度超前,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系统,分省,大系统,综合发展,系统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指数,系统耦合,调度表,濒临,勉强,调上,空间变化,部优,内源式发展,融合共生
AB值:
0.3085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