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乡村科技人才集聚、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及时空演化——基于河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文献摘要:
乡村科技人才集聚、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经济发展三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测算了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发展指数、耦合指数和协调指数,同时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与动态变迁趋势.研究表明:(1)2008-2018年,河南省不同区域综合发展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内部结构表现出"阶梯化"差异的空间格局,不同区域之间的极化差异现象逐渐减弱.(2)虽然出现短暂震荡,但河南省不同区域耦合指数的动态演变趋势较为一致,大致呈现缓慢上升状态,而且三系统之间高度耦合,相互影响程度较深,正向互动作用较强.但三系统之间耦合状态并不稳定,特别是下游区域耦合指数的震荡状态尤为明显,而且低值耦合指数区域分布较多.(3)河南上、中、下游区域及全省的协调指数均呈现显著上升态势,整体向着良性协调方向发展.从地理空间来看,上游、中游区域协调状态较好,全部处于中级协调以上,协调指数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极化差异现象逐渐减弱,但协调指数"北高南低"的态势逐渐显现.
文献关键词:
乡村科技人才;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时空演化
作者姓名:
韩占兵
作者机构:
黄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占兵-.乡村科技人才集聚、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及时空演化——基于河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2022(04):19-26
A类:
乡村科技人才
B类:
科技人才集聚,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时空演化,乡村全面振兴,耦合协调发展,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协调度,协调度评价,省辖市,综合发展指数,协调指数,变迁趋势,区域综合发展,结构表现,阶梯化,空间格局,震荡,动态演变,演变趋势,三系统,互动作用,低值,区域分布,地理空间,区域协调,全部处,中级,北高南
AB值:
0.268989
相似文献
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方法
蔡博峰;吕晨;董金池;汪旭颖;郑逸璇;李新;王雪松;李冰;何捷;李永亮;吴立新;邵朱强;丁焰;徐伟;雷宇;严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 北京 10001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23;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北京 100012;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北京 100102;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北京 100013;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4;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北京 100723;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北京 10008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