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
文献摘要: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能够揭示区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识别重要生态源地,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inimal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识别重要生态廊道与关键生态节点,进而构建了宁夏的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①宁夏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性区域面积为14280.05 km2,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贺兰山、东部哈巴河、中部罗山及南部六盘山地区.生态系统极敏感区域面积为7340.58 km2,主要分布于宁夏南部水土流失治理区和沙坡头区沙漠化防治区.②将评价结果与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相结合,综合确定全区生态源地面积为16300 km2,主要包括西北、东部、南部山地以及黄河沿线区域.生态安全缓冲区按照高、中、低水平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93%、22.92%和9.15%.③识别生态廊道为64条,生态节点12个,均呈现中部密集、南北稀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源地分布及其破碎程度相符.④以研究区现有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提出"一廊三屏四区多节点"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策略.研究显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生态源地选择方法是在现有研究范式下对生态格局构建研究的补充,同时研究结果将为宁夏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以及国土空间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文献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环境敏感性;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丽慧;刘浩;汪丁;郝海广
作者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丽慧;刘浩;汪丁;郝海广-.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11):2508-2517
A类:
B类: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格局构建,保障区域,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系统质量,生态产品,产品供给,供给能力,科学基础,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源地,最小累积阻力,minimal,cumulative,resistance,MCR,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区域面积,km2,西北部,贺兰山,哈巴河,罗山,六盘山地区,敏感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沙坡头区,沙漠化防治,防治区,自然保护地,黄河沿线,缓冲区,总面积,空间分布特征,破碎程度,四区,多节点,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选择方法,研究范式,生态格局,国土空间
AB值:
0.2246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