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牟宗三判教思维下的儒家实有形态说论衡
文献摘要:
牟宗三将西方传统形上学和儒家义理同时规定为"实有形态",对于这一界定背后的理论动机以及可能引起的概念混淆,学界鲜有探讨.儒家的"实有形态"本质上是"境界形态"与道德意义结合的产物,其道德本体所具有的实体性、客观性、能生性的特点只能在实践境界中才能得到恰当了解,因而不同于西方"观解"进路下的"实有形态".但牟宗三的"教间判教",有使道家沦为儒家义理附庸的危险,同时,"实有形态"的提法也遮蔽了儒家的实践性格和价值意蕴.
文献关键词:
牟宗三;判教;实有形态;实体性;客观性;能生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士彪
作者机构:
济南250100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士彪-.牟宗三判教思维下的儒家实有形态说论衡)[J].现代哲学,2022(04):128-133
A类:
实有形态,能生性
B类:
牟宗三,判教,论衡,西方传统,形上学,境界形态,道德本体,实体性,当了,路下,道家,沦为,附庸,提法,遮蔽,价值意蕴
AB值:
0.2672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