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电针足三里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肠神经胶质细胞(EGC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以EGCs为切入点,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DGP大鼠EGCs的影响,并探讨电针足三里治疗DGP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DGP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n=32)、正常对照组(n=8),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DGP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再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DGP模型组和足三里组,每组15只;足三里组针刺双侧足三里并连接电针,DGP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固定方法即可.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血糖,治疗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q-RTPCR检测S100β、GDNF、MEK1、ERK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GP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轻,空腹血糖升高,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下降(P<0.05);与DGP模型组比较,足三里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空腹血糖降低,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GP模型组S100β、GDNF、MEK1、ERK1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DGP模型组比较,足三里组S100β、GDNF、MEK1、ERK1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增加DGP大鼠体质量,降低血糖,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ERK信号通路来促进EGCs的增殖分化,从而改善DGP大鼠胃肠功能.
文献关键词:
足三里;糖尿病胃轻瘫;EGCs;ERK信号通路;胃肠运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晓丽;王蕊;杨正飞;王嘉莉;曹圆龙
作者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晓丽;王蕊;杨正飞;王嘉莉;曹圆龙-.电针足三里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肠神经胶质细胞(EGC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2(12):20-25
A类:
ERK1mRNA
B类:
电针,足三里穴,糖尿病胃轻瘫,DGP,肠神经胶质细胞,EGCs,模组,正常对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针刺,双侧足三里,接电,固定方法,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RTPCR,S100,GDNF,MEK1,体质量减轻,空腹血糖升高,体质量增加,低血糖,增殖分化,胃肠功能,胃肠运动
AB值:
0.1824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