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穴位埋线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BMD、BMSCs、ALP及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碱性磷酸酶(ALP)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为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调控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将48只3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SPF级(Ⅱ级),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非穴位埋线组,每组12只.正常组:不做任何手术;模型组:行双测卵巢摘除术造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穴位埋线组(埋线组):给予肾俞、京门穴位埋线治疗;非穴位埋线组:给予非腧穴位置埋线治疗,非经非穴点选各穴旁5mm处,处理时间及疗程同穴位埋线组.正常组与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各组均饲养3个月.穴位埋线组与非穴埋线组每10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共治疗3个月.治疗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腰椎、股骨BM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BMSCs中骨钙素(OC)和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ALP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法检测TGF-B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腰椎、股骨BMD、BMSCs、ALP蛋白及TGF-β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穴位埋线组和非穴位埋线组腰椎、股骨BMD、BMSCs、ALP蛋白及TGF-β信号通路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且穴位埋线组腰椎、股骨BMD、BMSCs、ALP蛋白及TGF-β信号通路表达水平高于非穴位埋线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提高去势SD大鼠BMD、BMSCs、ALP蛋白及TGF-β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揭示了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分子调控机制,从而为穴位埋线防治和延缓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穴位埋线;去势大鼠;BMD;BMSCs;ALP;TGF-β
作者姓名:
陈菁;曾丽蓉;龚海峰;谢菊英
作者机构:
湘南学院康复学院,湖南郴州423000;湘南学院附属康复医院,湖南郴州423000;湘南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菁;曾丽蓉;龚海峰;谢菊英-.穴位埋线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BMD、BMSCs、ALP及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22(04):39-43
A类:
B类:
BMD,BMSCs,ALP,TGF,骨密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白及,转化生长因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月龄,雌性,SPF,卵巢摘除,摘除术,肾俞,京门,穴位埋线治疗,腧穴,非经,点选,5mm,处理时间,疗程,饲养,双能,密度检测,腰椎,股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骨钙素,OC,原胶,前肽,PINP,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蛋白表达水平,qPCR,信号通路表达,低于正常,分子调控机制,去势大鼠
AB值:
0.194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