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治疗组接受针刺鬼眼穴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肠黏膜病变及愈合情况、血清炎性因子、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随机回访.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on评分、Geboes指数及病变活动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炎症性肠病质量问卷(IBD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P<0.05).结论: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可显著提高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者肠道黏膜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文献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针刺;膈下逐瘀汤;活动期;湿热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媛媛
作者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外科,河南商丘47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媛媛-.针刺联合膈下逐瘀汤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22(03):63-67
A类:
B类:
针刺,膈下逐瘀汤,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血清炎性因子,脑肠肽,神经递质水平,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基础治疗,组接,疗程,肠黏膜,黏膜病变,愈合情况,回访,经治,治疗总有效率,Baron,Geboes,炎症性肠病,IBDQ,疾病复发率,高湿热,肠道黏膜功能,患者生活质量
AB值:
0.1863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