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治理何以提升治理效能:基于社会公众的微观条件过程
文献摘要:
数字治理双向沟通政府与社会公众,为社会"赋权",为政府"赋能",同时也为现代政府的社会治理提出了新挑战.现有研究认为数字治理能够提升治理效能,但提升程度、过程和条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235份问卷,实证了数字治理在社会公众这一微观层面影响治理效能的条件过程.结果表明:(1)数字治理对公民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均有正向影响,其中政治效能感也会正向影响政治参与;(2)公民微观视角下,数字治理对治理效能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需通过提高微观层面的公民政治效能感,进而改善政治参与来发生作用;(3)性别在政治参与正向影响治理效能的路径中起到调节作用,男性效应高于女性,但全过程的调节效应不显著,这提供了性别差异在数字政治参与中正在减弱的证据.由此建议政府坚持全过程民主理念,提高社会回应能力,把握性别政治参与在数字社会的机遇.
文献关键词:
数字治理;治理效能;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结构方程模型
作者姓名:
孙少芹;任家庆
作者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少芹;任家庆-.数字治理何以提升治理效能:基于社会公众的微观条件过程)[J].科学与管理,2022(05):35-43
A类:
B类:
数字治理,治理效能,社会公众,双向沟通,通政,政府与社会,升程,使用结构,微观层面,公民政治,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微观视角,直接效应,善政,调节效应,性别差异,异在,中正,议政,全过程民主,民主理念,社会回应,回应能力,把握性,性别政治,数字社会
AB值:
0.3071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