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学龄前儿童家长意外伤害应急处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家长意外伤害应急处理能力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家长应急处理技能提供参考.方法 以北京市健康促进幼儿园项目为依托,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所幼儿园的家长进行线上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家长具备意外伤害应急处理能力的比例为55.7%.单因素分析比较,男性(64.6%)具备应急处理的比例高于女性(54.8%),独生子女的家庭(59.3%)高于非独生子女(52.0%),具备预防行为的家长(56.8%)高于不具备的(49.1%);学龄前儿童近半年意外伤害次数越少、家长每周陪伴孩子时间越长,其具备意外伤害应急处理的比例越高(P<0.05).预防行为得分与家长态度得分、应急处理能力得分呈正相关.意外伤害应急技能处理比例最高的为烫伤后的应急处理,为58.0%(95%CI:55.7~60.4),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比例最低,为10.4%(95%CI:8.9~11.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男性,女性的OR值为0.648;相对于独生子女家庭,非独生子女的OR值为0.742;相对于每周陪伴孩子时间<4 h,>8 h的OR值为1.541;相对于不具备预防行为的,具备预防行为的OR值为1.359;相对于近半年没有发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意外伤害次数>3次的OR值为0.374.结论 学龄前儿童家长意外伤害应急处理具备率较低.在今后开展预防意外伤害的应急技能培训中,应重点对不具备预防行为、陪伴孩子时间较少的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女性照护人开展针对性的工作.
文献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应急处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建功;赵莹颖;张艳艳;李征;白如冰
作者机构: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1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建功;赵莹颖;张艳艳;李征;白如冰-.学龄前儿童家长意外伤害应急处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2(07):627-630
A类:
B类:
学龄前儿童,儿童家长,意外伤害,应急处理能力,高家,健康促进,幼儿园,整群抽样,长进,非独生子女,备预,预防行为,近半年,越少,陪伴,能处,烫伤,食物中毒,独生子女家庭,发生意外,技能培训,照护人
AB值:
0.1331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