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创新原则及其双重维度
文献摘要: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是用中国精神、中国话语重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这一重塑于方法论上不仅关涉由选择性继承原则向整体性继承原则的新生转进,同时还应在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统摄下的中国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两个维度递次展开,凭借批判性创新原则规定新的出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向度.纵观国内外研究,冯契先生可谓批判性创新原则的先行探索者之一,他所提出的"转识成智"的原则不仅突破了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桎梏,而且使得中国传统智慧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内得到了充分展现.基于此,才能进一步探讨由"转识成智"向"交往生成"逻辑延展的必然性,从而为新时代"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形态培育系统而深厚的方法论根基.
文献关键词:
"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转识成智;交往生成;批判性创新原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苏培君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苏培君-.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创新原则及其双重维度)[J].江汉论坛,2022(11):13-20
A类:
批判性创新原则,交往生成
B类:
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双重维度,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方位,即是,中国精神,出场,关涉,转进,苏联,教科书,书体,统摄,中国传统哲学,纵观,冯契,先行探索,探索者,转识成智,桎梏,中国传统智慧,实践唯物主义,必然性,培育系统
AB值:
0.2224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