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互联网为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带来"数字红利"了吗?——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基于CGSS2017数据构建二元Probit模型研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率的影响,即农村女性在获得非农就业机会方面是否具有"数字红利",并从社会资本视角探讨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具有明显的"数字红利"效应,当把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时可增强正向效应;互联网使用对东部地区初高中学历的青年农村女性获得非农工作的帮助最大;社会资本是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女性非农就业间的中介变量,互联网的"数字红利"需要依托于社会资本发挥效用,相比于亲缘强关系,友缘弱关系的中介效应更强.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性别平等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互联网的红利持续优化农村女性就业结构,提高边远地区教育水平较低的中老年妇女的数字技能,同时帮助农村女性积累社会资本,强化互联网非农就业促进效应.
文献关键词:
互联网;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社会资本
作者姓名:
何志扬;吴琼;庞亚威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1100;杭州达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杭州,31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志扬;吴琼;庞亚威-.互联网为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带来"数字红利"了吗?——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2022(03):5-20
A类:
B类:
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数字红利,CGSS2017,Probit,互联网使用,就业率,就业机会,信息来源,正向效应,初高中,农工,中介变量,发挥效用,亲缘,强关系,弱关系,兴和,促进性,性别平等,持续优化,女性就业,就业结构,边远地区,地区教育水平,中老年妇女,数字技能,助农,就业促进,促进效应
AB值:
0.2725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