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論張蔭桓以光緒二十三年(1897)出席英國女王慶典爲中心(上篇)
文献摘要:
本文叙述了總理衙門大臣、户部侍郎張蔭桓的一生,着重考察他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出席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六十周年的慶典,并在此前後訪問美、法、俄、德等國的活動;分析了張蔭桓訪問之後給光緒帝的出訪報告,指出該報告對當時國際形勢的預判完全錯誤.本文由此全面考察張蔭桓個人的經歷,認爲他是當時清朝最了解外部世界的高級官員;由此總體考察總理衙門成立後清朝處理外部事務的高級官員群體,認爲這一機制不可能產生合格的具有近代外交知識與能力的外交官員;由此考察這批官員(洋務派)在帝國主義全球擴張時期的表現,認爲他們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以夷制夷"的對策有着方向性的錯誤,清朝爲此陷於嚴重的邊疆危機之中.本文還特别注意反對張蔭桓的官僚集團(守舊派)的政治立場——堅持傳統經義、注重"夷夏之辨";戊戌政變後,守舊派掌控了朝政,結果使清朝陷於絕境.
文献关键词:
張蔭桓;總理衙門;戊戌變法;徐桐;《中俄密約》;《辛丑條約》;邊疆危機
作者姓名:
茅海建
作者机构: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茅海建-.論張蔭桓以光緒二十三年(1897)出席英國女王慶典爲中心(上篇))[J].中国文化,2022(01):199-229
A类:
張蔭桓,光緒,總理衙門,王登基,邊疆危機,戊戌變法,徐桐
B类:
二十三年,女王,上篇,大臣,户部侍郎,重考,多利,六十周年,此前,清朝,外交官,帝國,外交政策,以夷制夷,方向性,特别注意,官僚,夷夏之辨,掌控,朝政,中俄,辛丑
AB值:
0.2793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